谢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地遁,行将枯,谢毅,英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1月27日,南京城召开了一次激动人心的记者代表会。
国民党将军唐生智在代表会上,当着镜头说出自己誓死抗敌的报国雄心。沈家当家的出席了这次的记者代表会,并且在代表会结束时欣慰地鼓了鼓掌。
只有国民政府的内线知道这可能只是一桩笑话。国民政府的另一套方案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战略物资被转移至汉口,长沙,重庆。未来的十天内。的确有着五万穿着军装的中国军人来到了南京这座城市取代了四散而逃的政府官员,南京城内也的确进行了一些可笑的战略布置。但是,百姓们不会想到,真正的作战将是有多么荒唐。日军用了比上海更短的时间拿下了这座城市。
1937年12月10日,沈清没有像原来一样出去。这两天南京城除了那些逃命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敢出去,街上遍布军人修的战壕与防空洞。沈家开始怀疑这些军人的能力,因为他们听说军人与百姓的冲突不断,为了修战线,军人们还不惜大量烧毁民宅。
12月12日,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与滑稽之中。起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唐生智收到了蒋中正撤退的命令,蒋中正告诉他硬碰硬不是理智的选择,撤退保有实力才是。凌晨三点,唐生智召开紧急会议,前线失守和撤退命令使他焦头烂额。他坚信撤退将会是一场惨不忍睹的灾难。
这一天,比南京城历史上任何一天南京城更加混乱。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钢铁大炮,坦克飞机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向南京城进发。南京城门的硝烟有目共睹。
爸爸把沈清带到家里二楼的房间。
房间门口站着沈清的母亲思燕。思燕知道自己的丈夫想做什么,主意是自己出的。她深情哀伤而凄切,目光一直没有移开沈清。这个带给她无上快乐的小家伙。
时光真快。
有如白驹过隙,当年那个巴掌大小的婴儿变成了现在她眼中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再过不多久就是可以成婚的年纪了。他会书法,会品茶,会吟诗,也会下棋,还能说洋文,也能打珠算。同时也调皮淘气,说起南京街头巷尾的小吃,连思燕都佩服他。有这么个优秀的孩子,做母亲的还有何求呢?
沈清心中涌起了异样的感觉。他看见妈妈看他的目光如水般温柔,温柔地就像……离别。
爸爸则死死地按住他的肩膀,眼神锐利,警告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下来。”
沈清的瞳孔不自觉地放大,他甚至都不用思考:“爸爸!?”
厨子扛着梯子进了房间。
为什么?为什么?“爸爸!爸爸!“他声嘶力竭地喊着。
他家的厨子力大无比,一把把他扛上起来。沈清看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穿着自己喜欢的衬衣配上了西式的驼色马甲,头发像过去无数的日夜一样细心打理过;妈妈在一旁,穿着宽大的孕妇裙,子宫里是沈清期待已久的生命。“妈妈!”沈清转而喊。
厨子已经开始爬梯子,一步,两步,三步……眼看着阁楼的暗门被打开了。“放我下来!”眼泪和鼻涕胡乱的搅和在了一起,但沈清没有放弃。
“爸爸——妈妈——!”沈清每一次喊,都用尽了自己肺里的空气,这傻小子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嗓子了。
“你不要哭,要当个男子汉。”
“无论爸爸妈妈对你做出怎样的事,都是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昔日的话语涌进了他的脑海。他羡慕爸爸有坚实的大手,他眷恋妈妈温暖的怀抱。他想回到曾经的日子,爸爸妈妈会牵着他去新街口的戏院,他对里面气派的装潢布置感到又新奇又震惊;他们一起去福昌饭店喝别人的喜酒,新娘子洁白的婚纱如一朵出水的芙蓉。爸爸的小轿车带着他走过了南京城无数大大小小的街口;妈妈的手牵着他走过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学院;老爷子带着他沿秦淮河而上去徽州挑拣新出的茶叶。美好的回忆有如此之多,如滔滔长江一般在他的脑海奔腾不息。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爱你们!”
沈清从来没有说过爱。他十五岁了,每天都忙着玩,忙着上私塾,吃着妈妈的饭,用着爸爸给的铜钱,老师教导他:亲情是最宝贵的。
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爱。
妈妈思燕的眼泪流了出来。这位民国母亲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使命——他的孩子懂得爱了!她可以放心的走了。
父亲拍了拍她的肩膀,摇了摇头。却也是一道泪水滑下脸颊。
但他优雅地从上衣口袋中拿出一块丝巾给妻子擦了擦眼泪。
两人从房间内走出去了。
“我……”母亲思燕想要说什么。她思绪万千,不知如何开口。
“我知道。”
丈夫结实的臂膀怀抱了她。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后的幸福场面。两人之间早已形成的夫妻默契取代了一切言语,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境是一样的。
过了很久,厨子也从房间里出来了:“照您的意思,给锁上了。”
仅仅只能容纳一人的阁楼里,放着母亲为他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父亲送给他的一把左轮手枪,枪身上写着他的名字alv。父亲告诫他“时刻学会保护自己”,枪里有五发子弹。阁楼没有从外面锁死,这是为了方便他不到万不得已的逃跑。沈清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眼泪止不住,但是已经不能发出声音。方才数秒他已经喊哑了自己的嗓子。
他从来没有哭的这样惨烈过,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向他袭来,他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一口枯井,无论他怎么哭,怎么闹,都只会离地上的人越来越远,井里的天空也只会变得越来越暗。他挤着窗户,这间阁楼他从来没有来过,看样子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窗户蒙上了灰色的布,拉开布,他看见外面的世界。
他看见了城门的雪和城门的烟。
世界的彼端,阿尔贝·加缪出版了自己的随笔集《反与正》l’el’endroit。
“睁开眼睛正视光犹如正视死亡,这才是大勇。”
他写道。
日本人来了。
坦克,大炮隆隆的开进了南京城。日本人开进南京城时,穷人们举着日本国旗向他们跑来,他们并不愚蠢。人们一方面为了饶命,一方面期待着日本人能够给与和平。但是迎接他们的只是机关枪的扫射。日本人占领了国民政府的大楼,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所有珍贵的文件都已经打包带走,一同带走的还有中华文化所有的艺术瑰宝。愤怒的日本兵开始把枪口对准无辜的百姓。他们挨家挨户的搜人杀人,看见妇女就奸银,看见孩子就刺死,而两手空空的中国人一般很少反抗。
日本人开始逼近种满法国梧桐的小洋楼。沈汝忠没有在家门口挂出日本旗,相反,他听从了好友约翰的建议,在家门口挂了纳粹党的卐字钩十字。他告诉他说,日本人会知道或许他和德国有关系从而手下留情。
沈当家的几天前去拜访了这位好友。约翰是少有的数名没有撤离的洋人。约翰告诉他,他申请建立国际安全区的诉求没有通过,但是他执意于此,因为他说:“事态的严重性已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当时,约翰拉贝建立的国际安全区内早已被无家可归的难民挤的水泄不通。难民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睡觉的地方,由于人员超过了将近预计的一倍不止,安全区散发着一股刺鼻难闻的味道。
现在,这栋温馨的小洋楼从未让沈家一家人感到如此恐怖,如此不安,沈家夫人左手摸着自己的肚子,子宫里孕育着一个吸着母亲血液的新生命,似乎连它也变得不安来起来。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